巷道U型钢套棚支护结构采用锚索+金属网+喷浆+U型钢套棚+灌浆的支护方法,首先形成锚网喷层,其具有防止围岩进一步风化和潮解,使巷道两帮及顶板载荷均匀作用在支架上以避免出现应力集中,从而能有效控制巷道开挖初期围岩破碎的快速来压变形和顶板垮落,蕞后形成巷道表面锚网喷组合隔离拱,大大提升了破碎软岩巷道围岩的稳定性和支护强度,为煤矿的安全生产提供了一定保障,同时也为企业减少了一定量的巷道维护费用,对煤炭企业的发展大有裨益,可进行大范围推广使用.
矿井巷道支护材料的选择依据
一、核心选择原则
围岩性质与地质条件
软岩/破碎围岩:优先选择柔性支护材料(如可缩性U型钢支架+喷射混凝土)或锚网喷联合支护,适应围岩变形并抑制围岩松动圈扩展。
坚硬围岩:可选用刚性支护(如整体混凝土砌碹或高强度工字钢支架),直接承载岩体压力。
服务年限与用途
长期主巷道(服务年限>10年):需耐久性材料(如C30以上混凝土、镀锌铁丝网),确保结构稳定性。
临时巷道(服务年限<3年):可选用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支架或模块化型钢支架,兼顾成本与施工效率。
二、力学性能与环境适配
载荷与跨度匹配
高应力区域(单架承载≥500kN):采用U型钢(如U25型)或工字钢支架,配合锚索补强形成复合支护。
大跨度巷道(跨度>5m):需增加支护密度,选用高强度锚杆(HRB500钢)或聚氨酯-钢复合支架提升抗压能力。
环境适应性
潮湿/腐蚀环境:优先耐腐蚀材料(如镀锌铁丝网、玻璃钢支架),避免锈蚀导致强度下降。
高温/动压区域:选择耐热改性混凝土或碳纳米管增强尼龙支架,防止材料软化或变形。
三、材料类型与特性对比
材料类型 典型产品 优势 适用场景
金属类 U型钢支架、镀锌铁丝网 高承载(单架300kN+)、可回收复用 深部高应力巷道、冲击地压区域
混凝土类 C30混凝土、预制钢筋混凝土 抗压强度高(20-40MPa)、耐久性强 主巷道、硐室
复合材料 锚杆/锚索系统、聚氨酯-钢支架 主动加固围岩、抗冲击性提升30% 软岩巷道、动压区域
新型材料 管缝式锚杆、玻璃钢型材 安装便捷、耐腐蚀、适应围岩变形 腐蚀性环境、快速支护需求
四、经济性与施工优化
成本控制
轻型巷道:选用镀锌铁丝网(单价约50-100元/㎡)或木质支架(逐步淘汰),降低初期投入。
重型巷道:投资增强型材料,寿命可达普通材料3倍以上。
施工与维护
快速安装:模块化支架(如预制混凝土块)可缩短工期50%以上。
维护便捷性:定期检测锚杆预紧力(每月1次)及混凝土裂缝(每季度1次),及时更换磨损超20%的部件。
总结选型流程:
地质评估→确定围岩性质与压力;
需求分析→明确服务年限与用途;
力学计算→匹配载荷与材料强度;
环境适配→选择耐腐蚀/耐高温材料;
综合评估→平衡成本、施工效率与寿命。